
-
道总有理:大主播玩数字“分身”,更像一场自嗨
文丨罗弋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前几日,罗永浩一出“数字分身”直播让618都略显安静的带货界终于有了丝水花。据悉,数字人“罗永浩”在百度优选上的直播首秀,相比真人毫不逊色,甚至还略胜一筹。其GMV突破5500万元,在线观看人次超1300万,比罗永浩5月份的一场直播用户人均观看时长增加了30%,而且仅用2
2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早教机构“不争气”,早教机来凑?
文丨江心白出品丨消费最前线这几日,吴莹遇到个困惑,她在618大促期间为不到两岁的儿子买了个贝乐虎早教机,方便儿子看看动画、听听儿歌、学点东西。但拆开快递的那一刻,她又纠结了,这个早教机真的有必要吗?吴莹本想发个小红书求助,令人哭笑不得的是,整个小红书上围绕“早教机有必要买吗”话题累计已有 332
2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重组胶原蛋白“失宠”,玻尿酸的辉煌也回不来
近日,新能源车行业的两位顶流人物——雷军与余承东,因一场“口水战”引发舆论热议,双方针锋相对,好不热闹。而在医美领域,类似的舆论战也在上演,但其中夹杂的火药味显然更浓。6月1日,华熙生物以2700字的声明为前不久“打假”可复美的博主“大嘴博士”撑腰,且在声明中“大吐苦水”,透露出对“水军”的“痛恨
3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短剧正在“硬控”全球互联网?
文丨江心白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短剧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在2025年又高了一分。Sensor Tower统计,2025年第一季度,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逼近7亿美元,增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近4倍。截至2025年3月,全球短剧应用累计内购收入逼近23亿美元。美国是全球短剧应用收入最高的市场,2025年第一
4171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新消费行业正迎来二次“苏醒”?
文丨罗弋出品丨消费最前线新消费似乎有要复苏的迹象,这不是凭空猜测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消费企业扎堆上市。2025年,蜜雪冰城、古茗、沪上阿姨、霸王茶姬陆续在港股与美股上市,当前,还有一大批消费品牌如老乡鸡、遇见小面、绿茶、鸣鸣很忙、八马茶业、卡游……等待上市。资本市场的确重燃对消费品牌的偏爱。统计显
6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“减肥神药”凭什么撑起半个医药圈?
文丨江心白出品丨消费最前线2025年,“减肥神药”继续发力。2023年,药王还是默沙东的“抗癌神药”K药,到2030年,司美格鲁肽有望成为新的“药王”。2024年前三季度,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合计销售额约203.46亿美元,同比增长40.88%。同一时期,礼来的替尔泊肽,合计实现销售额11
4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蒙眼狂奔的老百姓大药房,为何按不下“暂停键”
文丨古若飞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在一众医药股中,原本春风得意的老百姓大药房(以下简称老百姓)正在经历两日连跌。5月13日,老百姓微跌0.98%,成交额6.23亿元;14日继续下跌,截至收盘,股价降至19.45元,跌幅3.57%,成交额7.64亿元,总市值为147.84亿元。回望过去一年,连锁药店接连遭
8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疯狂的户外消费,“喂不饱”迪卡侬
文丨罗弋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去年,迪卡侬上调售价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闹得沸沸扬扬,甚至有人直言这家平价运动巨头在“背刺”打工人。数见消费的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迪卡侬商品销售均价从128.81元上涨到196.32元,上涨幅度达到52%,一辆竞速公路自行车更是卖到24999元。然而,大幅度的
8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2025年,扫地机器人要长“手”了
2025年春节至今,科技圈集体为机器人着迷,这股风逐渐吹到了清洁家电赛道。在前段时间刚结束的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,追觅、石头科技等扫地机器人巨头纷纷推出长着机械手臂的新产品。遥想过去几年,扫地机器人的扁平的机身和单调的清洁路径,似乎注定了它们只能在地面做一些简单的“二维运动”,也由此引发了一
2
- 0
- 0
-
消费最前线:线下医药零售,“无药好卖”?
文丨罗弋出品丨消费最前线 街上比奶茶店还密集的是什么?药店或许是标准答案之一。数据显示,早在2023年,全国持证药店的数量就超过了奶茶店,前者为66.7万家,远超后者的51.5万家。前几年,由于医药分离制度的出台、药店开业门槛降低以及用药需求的增长,零售药店扎堆生长。可惜好景不长,随着早期红利的消
3
- 0
- 0